close

壹、前言一、 柔版印刷的由來 跨過一段模糊的時期,柔版印刷比較明顯的稱呼在 1920 年。當時採用苯胺染料液狀油墨印刷,稱之為苯胺印刷 (Aniline) 並非稱之為柔版印刷。苯胺染料油墨是有毒的,不被食品及醫療包裝業者所接受。經過油墨商不斷地努力與改良,慢慢地苯胺油墨已經接近安全而可接受的程度。 1952 年有許多印刷業者討論著拋棄苯胺印刷 (Aniline) 這個名稱,後來印刷業們決定稱之為今日的「柔版印刷」 (Flexography) 。 1956 年以後,柔版印刷漸漸廣為包裝業界所喜愛,因此就有專屬柔版的印刷的團體及專業雜誌相繼出現,沿革至今柔版印刷仍自成為印刷的另一體系。 二、柔版印刷的特點 柔版印刷的發展初期,也是凸版印刷的非常成熟的時期。柔版自然是採用凸版印刷,不過人們似乎感覺彈性的橡皮圖章更能傳遞苯胺液狀油墨。因此柔版印刷自然多數採用彈性橡皮的凸版。漸漸地印刷機的製造業者改良了帶墨的墨輥,將其彫刻成交叉的網花狀,是為今日的花紋網目輪 (Anilox Roller) 的始祖。因此柔版印刷具備了下列的特點: 採用柔性的凸版。 採用液狀油墨。 採用花紋網目輪 (Anilox Roller) 傳遞油墨。 一般為直接印刷。 三、柔版印刷之優缺點 柔版印刷最初只是用於印刷包裝紙、包裝箱外表的標記、符號、嘜頭,如:上下箭頭、小心輕放、重量 10 公斤等等。 1978 年間固態感光樹脂版問世,柔版印刷有了重大的改變。產品包裝需要表現較為細膩的說明、註解、線條、圖像等,透過底片製作感光樹脂版,都能達到更為精緻的柔版印刷。尤其對於表面粗糙的被印體,柔版印刷的表現更超出其他版式的印刷。是故柔版印刷發展至今,歸納其優缺點如下: 優點 被印材質比其他版式的印刷較為廣泛。 印刷速度快、經濟效益高。 擁有相對的穩定高品質。 印刷相關設備的投資成本較低。 採用水性印墨較符合環保。 缺點 版材柔軟度愈高愈難以控制網點脹大。 些微增加印刷壓力,相對會呈現凸版印刷紋。 水性印墨的乾燥情況受周遭環境影響很大。 貳、柔版印刷的市場發展趨勢一、柔版與平版印刷的比較 柔版印刷的技術發展使用 UV 油墨以後,其印刷精緻化可和平版印刷平起平坐,網點印刷可達網線 175 線/吋的高品質。然而使用溶劑型或水性印墨,目前的限制約在 133 至 150 線/吋之間,這是柔版印刷仍需努力的。反觀柔版印刷在輪轉大尺寸印刷方面,柔版印刷具有相當的優勢。獨立的伺服馬達控制、多樣尺寸的變化、以及印刷單元的整體或個別控製,更方便柔版印刷掌握變幻多端的包裝外型及尺寸。這是平版印刷所欠缺的。 二、柔版與凹版印刷的比較 雖然柔版印刷的花紋網目輪帶墨量已遠超過一般凹版印刷的網目線數。然而油墨轉移至印刷版時也受限於印刷版承載油墨的限制。因此柔版印刷的帶墨量似乎無法超過凹版印刷。不過柔版印刷的印壓比凹版印刷低,更能因應不平的印刷面,這是柔版印刷比凹版印刷的優勢。柔版印刷的製版比凹版印刷的製版成本低很多,製版過程或花費時間也都比凹版印刷簡捷快速,再版印刷用的儲存版存放容易、所佔的空間也比較小。這也是柔版印刷比較凹版印刷的優點。尤其新開發無接縫套筒版可以承接如凹版印刷成卷的連續圖案。 三、柔版與凸版印刷的比較 今日之凸版已甚少採用澆鑄的鋅凸版,取而代之是較柔版硬度高的樹脂凸版。有採用鐵皮、或膠片基材為底版,其功能與傳統凸版完全相同,製版非常容易。柔版印刷在這方面幾乎完全取代凸版印刷,印壓又比凸版印刷小,更能涵蓋粗糙被印材質的印刷。現在柔版印刷無法替代凸版印刷的工作只有高溫高壓的燙金和壓模工作了。 叁、柔版印刷新開發技術的應用 新開發的柔版印刷技術不論是追求快速、高品質、或是印刷多元化,其應用的方向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 應用在降低成本 通常包裝業所面對的市場都是大數量,因此柔版印刷應用在降低成本的技術只有操作簡單化:採取集中印刷座方式設計、中央電腦控制系統 (CNC) 、磁片記憶印件工作。還有即時生產 (Just In Time) :減少生產庫存,同時減少材料庫存。更多的努力反而是以提高效率做為降低成本的方式。例如:提高印刷速度、套筒系統快速更換 (Quick Change System) 、機外貼版減少停機時間、自動清洗系統、自動接紙系統等。 應用在提高品質 新的數位直接輸出版、薄版系統應用、高品質花紋網目輪、 UV 柔版印刷油墨的開發、柔版印刷分色用軟體、樹脂版網點量測儀、以及模擬實際印刷的柔版濕式打樣系統等,都是以提高印刷的品質為目的。尤其印刷機的心臟 ── 花紋網目輪,完全以高科技的技術來生產。例如美國 PRAXAIR 公司是以航太技術噴塗陶土、採用多點雷射彫刻,開發出的高線數網目輪仍然可以有高的帶墨量。 應用在擴大市場 柔版印刷開發無接縫套筒版、超薄版 0.76 厘米、連接各種特殊加工等都是為了擴大市場。有了無接縫套筒版可以承接成卷的連續圖案。有了超薄版 0.76 厘米就如同乾式平版印刷的應用。柔版印刷除了印刷瓦楞紙板外大都是卷筒印刷,因此方便於連接各種特殊加工,這自然是柔版印刷擴大市場的利器。 參、結論與建議 總結歐洲柔版印刷市場的快速成長、技術不斷地提昇,重要的因素也是來自歐洲產業結構的不同。歐洲已經打破了「產業視印刷為代工的關係」。印刷業與其他產業建立的是伙伴關係。產業不會任意更換印刷者,印刷者也會把產業主當作雇主般盡忠其職守。彼此相輔相成不斷的求進步。因此台灣的柔版印刷業或可按照以下的建議思考新自己的方向: 嘗試著與其他產業建立新的市場結構關係。 培養柔版印刷專業經理人員。 培訓自有的柔版印刷設計人員。 支持專業的分色製版廠。 鼓勵後加工廠的設立。 催促政府落實環保法令規章。 資料來源:http://www.taiwanflexo.com/taiwan.ht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e01793 的頭像
joe01793

生活消費資訊網

joe017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