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內的印刷工作大部分印量不大,但尺寸變化卻頗多。因此對某些包裝印刷業者而言,投資印刷機是一大困擾。單有印刷機是不夠的,從事包裝印刷業,還必須購買一些週邊設備加以配合,因此投資金額著實不小,也容易發生投資錯誤。
目前業者最困擾的問題,舉例來說:假設您的規劃是走向窄幅印刷,從事多樣產品印刷,但是偏偏有些工作會超過 50 公分寬,甚至超過 60 公分寬。標準的窄幅機器卻很少超過 20 吋,且超過 60 公分寬已經歸屬於中幅印刷。
我的一位朋友就有這種困擾,根據 Comexi 技師 Mr. Josep Roca 的解釋:窄幅印刷的基本架構是低成本,採 In-line 印刷並能追加圓切或模切等週邊設備者,適合短版印件,能隨時更換尺寸甚至變換墨色。因此不建議用在薄膜或較挑剔的工作。窄幅印刷如果超過 20 吋以上,除了印刷機屬於超大特殊規格以外,所有 In-line 的加工設備都是特別規格。投資的設備成本發生不成比例的驟增外,還得不到相對效益,且失去窄幅印刷的快速更換,操作簡易等特性。更因為是建立在窄幅的架構上加大尺寸,所以仍無法達到中幅、寬幅印刷機的高品質標準,也無法適合多種材質或薄膜等印刷,的確讓廠家難以抉擇。
採用寬幅印刷所思考的市場範圍,確實是不同於窄幅印刷。寬幅印刷也必需稍具規模才足以立足市場,當然如今的寬幅、中幅也逐漸走向快速更換,以因應市場中短版印件的需求。
資料來源http://www.taiwanflexo.com/taiwan.htm
全站熱搜